习近平总书记在“七—”重要讲话中强调,新的征程上,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,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。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传统文化观的最新重要论述。中华孝文化是深深打着中国人烙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我们一定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,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孝文化的结合,推动中华孝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本期发表的三篇文章,是关乎孝文化的文献疏理以及如何正确释义,属于文献学中专业性和基础性的工作。韩焕忠文章《民间孝道观念的儒佛融合意蕴——敦煌文献<故圆鉴大师二十四孝押座文>浅析》,分析了唐末五代乃至北宋初年民间孝道中的儒佛融合意蕴,从中亦可看出那个历史时期孝道观念从中原向西域的传播情况。仇惜瑶文章《吴澄<礼记纂言>孝思想初探》辨析了“孝”与“礼”的关系,指出吴澄的重要主张是“以礼行孝”,《礼记纂言》一书是从“事亲”、“爱亲”和“敬亲”三条实践路线阐述其孝思想。张丽华、邝邦洪文章《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”新释》对《论语》中关于孝的名言的释义提出新解,能自圆其说,成一家之言,这种敢于探索和争鸣的治学精神值得鼓励。
(主持人龙协涛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原主编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理事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