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报编辑部

教育部名栏工程入选期刊(中华孝文化研究)

AMI核心扩展版期刊

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

全国百强社科期刊

湖北省优秀期刊

“中华孝文化研究”专栏主持人语
2021-03-20 15:10 龙协涛 

 

“孝亲尊师”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所系。《淮南子》就曾描述:“孔子养徒三千人,皆入孝出悌,言为文章,行为仪表,教之所成也。”本期刊载的四篇文章,从四个方面对中国的传统孝文化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。刘亚东文章《论〈庭训格言〉对清中期社会文化发展的影响》,研究的是雍正时期编纂的康熙晚年训诫皇子皇孙的一部语录体家训,由此可看出雍乾二帝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康熙的宽仁治国理念,文章进而疏理了封建帝王如何由家教上升到社会教化,统治者的身体力行如何推动了清代家训文化的繁荣发展。陈保同、尤吾兵文章《论传统孝文化的现代“活化”》,指出所谓“活化”,即对传统孝文化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,从内涵与形式上汲取精华,去其糟粕,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丁亚鹏、韩晓阳文章《传统“孝道“的合法性来源及其现代启示》,从学理层面分析了中国传统“孝道”的三种合法性:一是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,二是世俗化的“情”的推动,三是与“天”、“理”、“良知”等形而上的概念相通。杨孝青的文章《论孔孟孝道思想的基本特质与现代传承》,一分为二分析了“父权至上”、“君权至上”的孝道理论如何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枷锁,而“在家尽孝”向外延伸就是“为国尽忠”,成为中国人维护国家统一、民族团结的思想渊源,所以要弄清楚“父慈子孝”的本来面目,在全社会营造孝老爱亲、热爱祖国的良好氛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(主持人龙协涛,《北京大学学报》原主编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原会长)

 

关闭窗口